七国集团(G7)领导人网络视频会议与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线上特别会议19日分别举行。
分析人士认为,从这两场会议看,美欧都释放了修复跨大西洋关系的信号。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对美欧关系造成的严重创伤难以迅速愈合,美欧之间的深层次矛盾也较难彻底消除。西方只有走出“小圈子”,积极参与更大范围的国际多边合作,才能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重修旧好”有障碍
英国首相约翰逊19日主持召开G7领导人网络视频会议。根据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与会的七国领导人达成一系列共识,强调要在新冠疫苗、恢复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与国际多边机构合作。
在同日举行的慕安会线上特别会议上,约翰逊说,关于西方陷入困境、跨大西洋联盟分裂、北约地位岌岌可危的悲观主义情绪在到处蔓延,但他表示“我们正在转向”,暗示美欧开始“重修旧好”。美国总统拜登表示,过去几年跨大西洋关系面临紧张和考验,如今美国决心重新与欧洲接触。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美欧希望以这两场高层会议为契机,弥合特朗普政府时期留下的跨大西洋关系裂痕,重振西方影响力,但美欧关系依然存在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在新冠疫苗分配、军费开支、“北溪-2”天然气管道建设等具体问题上都存在严重分歧。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指出,特朗普政府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难以轻易抹去,而去年美国大选结果也表明,拜登的政策在其卸任后能否得到延续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德国与欧盟也开始意识到,欧洲在一些领域的利益与美国并不一致。
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专家贝特朗·巴迪认为,拜登可能无法完全转变其前任奉行的贸易保护政策,包括针对欧洲盟友的贸易保护措施。与此同时,拜登可能继续要求欧洲盟友更多承担军费开支,这在当前形势下不会受到欧洲国家欢迎。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迈克尔·奥汉隆认为,眼下看似热络的跨大西洋关系无法有效解决美欧之间的疑难问题,如俄罗斯问题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非常驻学者包道格认为,鉴于美国的选举周期,欧洲国家在处理与美国关系时会更为谨慎。“欧洲国家明白,特朗普的政策只是‘症状’,而非美国政策变化的根本原因。过去30年积累的错误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